新聞週報:2021/05/03-05/09
(1) 中國疫苗接種率2成2 鍾南山:要全民免疫遠遠不夠(中央社)
(圖片來源:中新社) |
根據中央社9日的報導,中國大陸的中國國家衛生委員會8日在官網上最新公布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的接種狀況,報告顯示目前累計接種疫苗為3億822.6萬劑次,若按中國大陸14億的人口計算,接種率約莫為22%。不過,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表示,現在全球疫情情勢仍然非常嚴峻,再加上當前中國疫苗的接種率還不高,距離全民免疫還遠遠不夠,所以仍然需要高度重視,謹防疫情輸入的風險。
而實際上,根據專家意見,若要達成群體免疫的效果,至少全民得達成6成以上的接種率,但隨著病毒變種與傳染力擴散,這樣的門檻可能還得提高。尤其根據Our World in Data的統計,截自7日為止,美國與英國都有達7成6以上的接種率,以中國目前的進度而言,可說是遠遠落後。由此或許也能引發我們對於中國治理的關注。
(2) 中國火箭殘骸失控與墜毀後的太空輿論戰 (綜合報導)
(圖片來源:中央社) |
隨著中國4/29發射的長征五號於軌道中燃料耗盡並失控後,全世界的太空機構上週都密切注意著被重力拉回地球的火箭殘骸會墜落到哪個位置。萬幸的是,根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的說法,火箭遺骸以落入馬爾地夫附近的印度洋海域。儘管這個說法剛開始並沒有得到美國太空司令部的進一步證實,但該消息隨著時間過去並沒有受到質疑且被不停引用,故應大概可以相信其真實性。
然而,這場事件並沒有隨著火箭有驚無險入海而結束。NASA署長尼爾森9日便表示:「從事太空活動的國家應最小化太空物件重返地球時對人類生命與財產造成的風險,並最大程度的透明化其操作過程。而中國在擔負其對太空廢棄物的責任標準上是失職的。」
與之相對的,中國官媒環球時報也在同日做出了反擊,稱外界對中國火箭殘骸失控的說法為「西方媒體近日的集體炒作」,並指出「它的飛行軌跡也並非媒體報導的“不受控”,而是經過精密計算,並利用火箭鈍化技術,有意縮短在軌飛行時間」。完全否認火箭失控的說法,儘管火箭遺骸落海處距離馬爾地夫僅只有短短的42公里。
可以想像中美之間的太空輿論戰大概還會再持續一段時日,大家也可以密切注意之後的進展。
(3) 中美關係:「戰略模糊」還是「戰略清晰」?美國對台政策之辯 (BBC中文網)
(圖片來源:路透社) |
戰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源於1954第一次台海危機期間,艾森豪政府針對金馬外島採取的模糊策略,其後指美方在台海問題上,不明確表態如何回應北京攻台,此方針維持40多年。而川普執政期間,轉向戰略清晰(strategic clarity)的呼聲越來越高,不少人士認為北京在台海行為越發挑釁,華府應明確回應北京作為,以有效嚇阻。
支持轉向戰略清晰(strategic clarity)者如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Richard Hass與其同事David Sacks,兩人撰文指出美國行政部門應清楚表態若中國武力犯台,美國將做出回應;而政界如共和黨參議員Rick Scott為此提出議案。但拜登政府放棄戰略模糊機率極低,如日前美國情報總監Avril Haines在國會聽證會上被詢問時,表示若放棄戰略模糊,中國可能因此在全球範圍更全面破壞美國利益,而台灣將更傾向獨立;而國安顧問Jake Sullivan也表示,拜登政府的立場與美國幾十年的政策保持一致。
然而,戰略模糊與戰略清晰也未必是截然不同概念,兩者可視為光譜兩端,歷屆美國政府在光譜內擺盪。事實上,即便川普政府任內,也從未宣示放棄戰略模糊政策,以目前態勢看來,拜登政府也不會明確表示轉向戰略清晰,而當前中美新冷戰局勢日漸清晰,美方在台海局勢之作為也面臨新的挑戰。
(4) 利路修:俄羅斯「懶蟲」模特如何成為中國的「喪文化」偶像(BBC中文網)
(圖片來源:WETV) |
今年稍早,中國大陸開啟新一輪的選秀節目「創造營2021」,並將節目中脫穎而出的九名選手打造成男團並出道。其中,有一名選手表現平平但卻受到許多觀眾喜愛,他就是利路修。利路修在節目中十分不顯眼,甚至呈現消極的表演態度,但這也恰好是他受粉絲追捧的原因。許多中國青年在他身上看到了自身的縮影──不想上班、消極人生等,也就是中國當代的「喪文化」。學者指出:當代的中國年輕人正面對比自己父母輩競爭壓力更大、貧富不均更嚴重的社會,許多人認為自己的夢想遙不可及,無法從充滿壓迫感的生活中抽離。在這個環境下,利路修展現的頹喪、慵懶恰好給了這群年輕人生活上的楷模,進而增加了他的人氣。
這篇文章很有趣的指出了利路修粉絲反映出的當代中國青年問題,甚至可以說是全球青年面臨的問題。隨著資訊化、科技化,看似打造了更趨平等的社會,但階級鞏固的現象在已開發國家國內卻越趨嚴重,雖然中國目前自稱開發中國家,但其境內一線城市的青年面臨的生活困境相較於歐美國家可說是有過之而不及。也無怪乎中國青年會極力追捧利路修本人傳遞出的生活態度,同樣地,也許台灣年輕人前些年流行的「佛系生活」略有相互呼應之處。
留言
張貼留言